巴西的咖啡農場及咖啡與奴隸制度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16-12-24 10:12:59
咖啡農場的建立是咖啡開始普及化的標志,從荷蘭開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通過各種方法開始種植咖啡。下面跟著塞納左岸咖啡加盟小編一起來看看巴西的咖啡農場及咖啡奴隸制度。巴西的咖啡農場
18世紀中期,巴西還沒有開始種植咖啡。1727年,巴西被邀請協助解決圭亞那地區荷蘭與法國殖民地的邊界紛爭。對于調停,巴西極其樂意,這樣就會有很大的機會獲取圭亞那地區被緊密看守的咖啡樹苗了。
雖然有很多種說法,但故事基本是一樣的。帕赫塔,一位精力充沛的陸軍上尉,同時也是個出了名的花花公子,被派去了圭亞那進行調停。一到圭亞那,他便努力迎合總督,還和總督的夫人有過一段風流韻事。邊界紛爭解決了,帕赫塔也該回國了。
總督夫人送來一束花,即是對他政治上做出的貢獻,也是對他情場上帶來的歡愉表示謝意。而在花束里藏著一些咖啡樹的插枝。故事說到這,說法就有點不同了,有人說總督是公開贈予了他1000顆咖啡種子和5株咖啡樹。不管事實真相如何,帕赫塔總歸是帶著插條、種子或是植株回到了巴西。
巴西最初的咖啡種植規模小,主要供應本地需求。然而,咖啡樹非常適應當地的地形、土壤與氣候,咖啡的生產規模開始擴大。終于到1765年,第一批咖啡豆出口到了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
咖啡與奴隸制度
西班牙與葡萄牙殖民地上大片大片的咖啡莊園可以說是在奴隸的背上建立起來的。1840年到1850年間,有超過37萬奴隸被偷運到巴西。雖然到1850年,西班牙已廢除了其殖民地上的奴隸制度,但是在巴西,奴隸制度一直持續到了18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