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濃縮咖啡Espresso濃度
當我用“濃度(strength)”時,我用“濃”和“淡”來表示咖啡可溶性風味物質的濃度,或TDS(全部可溶性物質)。當我用“強度(intensity)”時,我在談論風味強度。當我用“豐富”、“水樣的”、“重”和“輕”時,我在討論質感、重量和黏度。
強度Intensity
一杯espresso會比一杯滴濾咖啡濃10倍。這幾乎確保了風味增強因為有10倍多的風味復合物沖擊著你的舌頭。雖然這增長不像開燈關燈那樣簡單。
濃度還影響了我們對風味的感知。當濃度增加的時候,我們感知咖啡風味的能力反而顯著下降。濃度較高時,可感知的咖啡風味強度迅速增加。即使咖啡所含的風味物質相同,濃度不同時,你的味覺感知的程度也很不相同。
淡咖啡并不一定很水,或乏味。有時候,濃度較低的咖啡也能使我們的味覺享受到更多在較高濃度時不易察覺的風味。一杯更淡更精致的espresso就不那么強烈,有時比一杯濃espresso更易入口。
較濃的espresso會影響我們品嘗咖啡自然風味的能力。最佳例證就是用一支傳統的“意式”深烘豆萃取一杯時間短而濃度高的espresso,然后用水把它稀釋到不同濃度。在最初的高濃度,你可能會誤認為烘焙度不深。一旦稀釋,就能輕而易舉地喝出因烘焙而產生但之前還不明顯的風味。
在特定濃度,不管什么咖啡或怎樣萃取,喝起來會苦到沒朋友。不幸的是,舌頭們還沒進化到能品鑒高濃度液體的段位。如果你在懷疑一杯喝起來較苦的濃縮咖啡是不是太濃造成的,可以用水稀釋一部分咖啡來檢驗。如果苦味消失,那濃度就是罪魁禍首。如果還照樣苦,那就是其它原因造成的。
濃度Strength
為了迅速而有效地交流濃度,我們用相對整杯咖啡的百分比來表示濃度。絕大部分espresso濃度在7%-12%之間,也就是說其中88%-93%是水。滴濾咖啡的濃度一般在1.2%-1.8%之間,就是說98.2%到98.8%是水。
濃度在喝咖啡的過程中有兩大作用,一是風味強度,二是咖啡的質感、重量和黏度。
質感、重量和黏度
觸覺是一支好咖啡的重要元素之一。喝咖啡時,所有人都期待一定程度的質感、重量和體感。根據地域和文化的差異,這些偏好可能千差萬別,但如果是一杯好的espresso,公平來說,它喝起來應該有黏性,口感圓潤。一杯滴濾咖啡喝起來也應該有一定份量和質感,以便和索然無味的水有所區別。
最佳濃度
最佳濃度很難定義,就像咖啡的大部分主觀方面一樣。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飲料與眾不同。以我自己為例,理想的濃度意味著充實的口感,但不會喧賓奪主,搶走風味的風頭。以下是我偏好的濃度范圍:
如果是espresso,TDS的濃度在7.5%-9.5%之間就對了。比這個再強的濃度就讓我腦袋只感覺到苦味了。比這個低些的話,你就在2%-7%的濃度區間,風味想對隱藏(但也美味)。無倫怎么萃取,這個區間的咖啡很難定義是滴濾還是espresso。如果你的espresso其TDS低于7%,最好能在顧客品嘗前,提前溝通下咖啡的預期質感。
如果是滴濾咖啡,我喜歡TDS在1.3-1.7%之間的。低于1.3%的就滿足不了我。這樣的咖啡缺乏黏性,讓我想要更多風味。2%附近打轉的咖啡也讓我失望。我覺得,伴隨咖啡濃度變化,美味程度也有漲有落,而2%整整好在低谷當中。對于滴濾來說,它太濃了,而對一杯不錯的美式咖啡來說,它又不夠濃。
今天的Espresso濃度篇就介紹到這里了,想了解更多的咖啡常識,請持續關注塞納左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