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杯咖啡,品味一段生活,Life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21-03-01 12:07:29
咖啡的品牌琳瑯滿目,咖啡的滋味更有很多種,每個人喜愛的滋味也各異。有人愛喝“純”而苦苦的,有人喜歡“二和一”,也有人喜歡“三和一”,有人喜愛加很多糖,也有人偏愛加很多牛奶。有人喜愛慢慢品味啜飲,有人一下子就喝完一杯。就像愛情,有的人喜歡狂野,有人偏愛含蓄,有人愛浪漫。
喝咖啡往往會跟愛情連在一起想像。就因為兩者的滋味十分相似。當然,有人會把愛情比喻為其他水果或飲料,那是看個人的聯想和感受。每一位陷入戀愛的人,都可以變成詩人或作家或是魔幻家。但,喝咖啡的人并不一定會變成多么富于想像或充滿詩意。如此,咖啡與戀愛似乎又是矛盾的存在。其實,矛不矛盾都只是每個人內心的感受罷了。
記得喜歡咖啡是在大學年代,那個年代流行鄭愁予、葉珊、余光中的新詩,卡本特兄妹、灰狼、滾石合唱團、老鷹合唱團的歌聲,經常環繞在小小黯淡燈光設備并不怎么豪華的咖啡屋,那種朦朦朧朧、帶點細細膩膩、飄著纖纖柔柔咖啡香的氛圍,正是許多“文青”的最愛,經常流連其中。
我總愛在放學后,躲進這個不大不小的城市的一處街角的一間小咖啡屋里閑聊,談詩談熱門音樂談旅行的種種滋味,并慢慢啜飲眼前的平價咖啡。
如今,那間小咖啡屋已消失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許是經不起時代潮流的沖洗吧?許多事物也都是如此,但是,我卻很懷念那個時代的時光,那間小咖啡屋,記憶中,是木造的,但頗為堅固,有點像美國西部小木屋,走進去,馬上陣陣咖啡香撲鼻,圓形的木桌很有古味,桌上總有一朵紅色玫瑰置于透明的長花瓶中,老板娘就像那一朵綻放的玫瑰。
我總愛問臉上綻放燦爛笑容的老板娘“為什么老愛播放卡本特兄妹唱的『昨日重現』?”她一直沒回答我這個問題,直到我畢業前夕,最后一次光顧,她告訴我“你的問題很幼稚,但,我欣賞你的幼稚。”我傻住了。“我很幼稚嗎”?我一再問著自己,但,也是沒有解答。不過,老板娘的臉上依然漾著陽光,很讓人有暖煦感,這陽光把黯淡的咖啡屋照亮。之后,我再也沒到過那間咖啡屋了。
沒詩、沒歌、沒戀愛的日子,就是工作的忙碌。但是,我沒忘情于咖啡。
我喝咖啡有兩種極端,一是要加很多糖,不加奶精。一是不加糖不加奶精,純粹是苦咖啡。我朋友看到我加那么多糖,都睜大眼睛看,他們說“這是喝什么咖啡,簡直是喝糖水。”我笑笑。又有人說“喝咖啡不加糖,不是很苦嗎?”我也笑笑。個人品味不同。正如對戀愛的品味也是絕對不一樣。朋友說“你一定是失戀才喝苦咖啡”,我說“那喝加糖咖啡呢?”
喝什么樣的咖啡,也許跟心情有關,但,未必與戀愛有絕對的關聯。正如抽煙和喝酒,有人失戀就大醉一場,或是每天抽三包香煙。有人則煙酒都不碰,盡是整日呆坐。個人因為心理狀態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是互異。
我喜歡喝咖啡,就是如此而已,不論是苦或甜,都是咖啡,咖啡就像我寫的詩或一篇作品,我從中品嘗出某種滋味,但是,這滋味未必是他人所能感受到的。咖啡的滋味,在我,就像是一首詩的品味,或者,可說是一種回憶的滋味。
我記不清喝過多少種咖啡,但是,每一種咖啡對我而言,都是一樣,即便是很苦很苦,卻也是具有某種難以言喻的“味道”。這就是深情的品味,一種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得出的“品”和“味”。
明知道,越來越不能喝咖啡了,因為,可能自己胃不好,會造成某種程度的胃不適,但,還是依戀著咖啡。
就像依戀著那些“老式情歌”。或依戀著那些偶而迸出的過往記憶。或依戀著鄭愁予的“過客”、“情婦”。或是某些難以磨滅的人物。
我不想一直活在過去,就像咖啡一樣,屢有不同口味的咖啡出現,現在的咖啡屋內涵更不同于以往,而現時的心情當然也迥異于年少時代,但,喝咖啡還是一種品味,還是一首詩,一則美麗或者苦澀的回憶。
散居天邊的友人,是否也跟我一樣猶依戀著咖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