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卡咖啡發源于埃塞俄比亞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15-06-18 14:47:26
埃塞俄比亞是咖啡產國,傳奇多、品種繁、橘香濃、鮮事多,舉世找不到第二產國能與其爭鋒。埃塞俄比亞悠久的咖啡史與人文景致,數百年來吸引大批探險家、考古學家、植物學家、人類學家和文學家,前往一親芳澤。非洲這頭沉睡巨獅,千禧年后猛然覺醒,發出陣陣怒吼,不但嚇阻巴西盜取天然低因咖啡樹,還力抗星巴克盜用故有咖啡產地名稱,例如“哈拉爾”、“西達莫”和“耶加雪菲”。
阿拉比卡咖啡發源于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強勢擺平“盜樹”、“盜名”兩起國際紛爭,讓世人不敢小覷蓋拉族后裔維護咖啡遺產的雄心。在此先從人類老祖宗與埃塞俄比亞咖啡剪不斷理還亂的千古糾葛談起。
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人類與阿拉比卡咖啡樹皆發源于埃塞俄比亞。一九七四年,一批古生物學家在埃塞俄比亞北部阿法沙漠的哈達(Hadar)挖掘出距今四百萬年的南猿化石,雖屬于猿類,卻是最遠古的人類祖先,且直到兩百萬年前才從猿進化成“能人”。由出土的能人頭顱骨骸測得其腦容量約700~800毫升,已有能力使用簡單工具。一百萬年前,又進化為“直立人”(北京人也包括在內),腦容量增至1,000毫升,已會制造更精細的工具,也會用火。到了十二萬年前,終于進化成“現代人”,腦容量增加到1,300毫升。而基因研究也發現,目前的人類都是十二萬年前活躍于埃塞俄比亞高地“現代人”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