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化了的中國咖啡文化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15-06-30 19:45:46
談起咖啡,就不難想起喝咖啡的場所——咖啡館。想象一下,在昏柔的光線下,那深色的木桌木椅,桌上的咖啡中那一支細柄的不銹鋼勺,那一小壺淡奶,小磁桶里面的小包砂糖等等。你隨意往那一杯咖啡中加些淡奶,然后撕開一包糖,于是,你聽見砂糖翩然灑落的聲音。這種氛圍會驟然將你帶入到一個很遙遠的世界里,仿佛只有這個世界里誰也看不到誰,誰也妨礙不到誰。向往咖啡館的是一種感覺,一種情調,這是咖啡館天生應具備的一切。其實,感覺和情調都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所以就只能憑感覺了。
![咖啡文化 中國](http://www.58zjwb.cn/uploadfile/2015/0630/20150630074500943.jpg)
異化了的中國咖啡文化
而今天我們國內的咖啡館絕大部分都被異化了,在人們眼里,它只是高消費場所。5年前,星巴克咖啡要四十到五十元,卡布奇諾要四十元一杯,而在上海金茂55層內,喝一杯普通的咖啡就要五十五元呢。而真正的咖啡館的意義就在
于為人們提供一個暢所欲言的場所,人們相約在咖啡館內,隨便聊聊,談一下最近的生活狀況,工作狀態,有別于,在自己家中,在辦公場所那種單調的情形。然而,日本的咖啡館確是我們應以借鑒的地方,感覺它就出現在都市的深處,一個普通的公共場所,一個半透明的,又低語不止的地方。
在日本,一杯咖啡的價錢相當于人民幣12到13元,日本的年輕人把去咖啡館看做都市生活的一部分,是休閑娛樂的好場所。咖啡館一逐漸成為日本各大城市街頭的一道獨特風景線,日本的絕大多數咖啡館并沒有原樣移植了歐美的風格,也沒有像我國那樣裝修的非常豪華。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日本是時尚潮流的最忠實的擁護者,但日本的咖啡館則更多的表現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日本的咖啡文化: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與處世哲學靜靜地延伸著,一杯咖啡冷了,會有另一杯咖啡在灶上沸騰,一個咖啡館死了,總會有另一間咖啡館另一個街角重生,咖啡館就這樣在日本生存者。
我感覺,真正的咖啡文化應是,人們在咖啡的消費觀念上絕大程度上,應該是情感消費,文化消費和時尚消費,而不是單純的時尚消費和證明身份的消費。 其實,異化了的中國咖啡文化只是咖啡文化真正融入我國的一個經歷階段。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國人喜歡咖啡,真正的“咖啡文化”即將到來,那是屬于中國自己的一種咖啡文化,不予任何國家相同,只是屬于自己的。那時候,遍地生成的咖啡屋將會成為人們交談、聽音樂、休閑的好地方。無論是新鮮研磨的咖啡豆,還是剛剛充好的熱咖啡,都散發出馨郁的香氣!
前景無限美好的中國咖啡文化 中國咖啡種植集中在云南省和海南省,云南產量較大,近年年產2.6萬噸左右,占全國產量的90%。云南咖啡據說是七八十年前由法國人傳過來的。主產品種是阿拉比卡Arabica,即所謂的小粒種咖啡,國內俗稱云南小粒咖啡。云南優質的地理氣候條件為咖啡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種植區以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州。云南自然條件與哥倫比亞十分相似,即低緯度、高海拔、晝夜溫差大,出產的小粒咖啡經杯品質量分析,屬醇香型,其質量口感類似于哥倫比亞咖啡。自然條件形成了云南小粒種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早在五十年代,云南小粒種咖啡就在國際咖啡市場上大受歡迎,被評定為咖啡中的上 品。而今,出產在中國自己土地上的云南咖啡,以其高貴的品質,低廉的價 格,將推動這一潮流,引導這一時尚,成為中國人自己的咖啡品牌,從而擁有中國自己獨特的咖啡文化。
我相信: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在經歷了咖啡文化被神化和異化之后,將會迎來一個屬于自己特色的中國咖啡文化,它也許會和中國的茶文化一樣,經過洗禮和考驗之后,會有自己獨特的韻味。擁有中國自己獨特的咖啡文化,這一章,將有我們自己來書寫!
請您也來一杯咖啡吧,這是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