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土耳其咖啡在家庭中的飲用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16-12-08 14:51:33
16世紀的君士坦丁堡,每個人家,無論貧窮或是富庶,不管是土耳其人、猶太人、希臘人或是美國人,每天都要喝兩次或者更多的土耳其咖啡,一天喝上20多小蝶,也不足為奇。無論家境多么貧寒,客人來了遞上咖啡以成為一種習慣,客人如果拒絕的話,會被認為是極其無禮的表現。在正式的宴會場合,客人一到場就會有人呈上咖啡,宴會期間還會有人一杯一杯不斷的送來,而宴會往往長達8個多小時。
塞納左岸咖啡加盟
咖啡雖以進入日常的生活,但它仍未失去魅力。即使是在家里喝咖啡,整個過程也是非常講究禮儀的。人們必須先謙恭地互道祝福,問候一下家人與健康狀況,還需要表達一下對上帝的贊美之情。所有細致、復雜的禮儀簡直可以和日本茶道相媲美。在品嘗咖啡時,有時還會伴有瓜子和椰棗以增加樂趣。大多數富裕的家庭都有專門的咖啡傭人,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參與咖啡的沖煮及侍奉。總管享有一定的特權,可以擁有一間和食廚大小相當的單間,就挨著接待來賓的咖啡廳。大廳里飾有顏色艷麗的地毯及靠墊,還擺有光鮮的裝飾用咖啡壺。傭人用銀質或木繪的托盤非常優雅的端上咖啡。大的托盤足以放下20個瓷質咖啡碟,但往往托盤只會放得半滿,這樣不僅不易使咖啡灑出來,也便于拇指靠下、兩個手指拿著上沿輕輕地把咖啡碟端起來。
在極其顯貴的家庭里,還會配有專門的侍者,只要主人一點頭,他就會從傭人手里接過咖啡,動作極其嫻熟地端給來賓,既不會碰到邊緣,燙著自己,也不會灑出一滴咖啡來。
拜倫勛爵(Lord Byron),這位維多利亞時代的詩人,用他的一首詩來表達其對土耳其咖啡的印象:
終于來了,那小小的瓷器里
盛著摩卡的漿豆,裹著阿拉伯的風情
小杯鑲著金絲細邊,免得燙傷手指
咖啡伴著丁香、肉桂與藏紅花
寵壞了土耳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