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的國家分級體系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17-03-11 11:17:26
今天塞納左岸咖啡加盟小編帶大家了解下,咖啡豆的國家分級體系。具有獨特的咖啡質量分級方法的國家有巴西等(點擊了解巴西式杯測法),他們根據咖啡的種系,咖啡出口的港口(桑托斯、帕拉納等)對每個咖啡袋進行分類。在有就是靠欠點豆的界定:例如,NY(意思是“我們用美洲國家能明白的統計有瑕疵豆的數量”)和標準3(Standard 3,它指的是每份300克樣品中有12個欠點豆)。這些欠點豆也包括石頭和小枝占的點。
巴西分類體系還包括豆的大小、顏色、密度、形狀、烘焙的潛質、盛杯品質、加工方法、咖啡樹的年齡和批號。
埃塞俄比亞產有一些真正高品質、堪稱世界級的咖啡,通常只是簡單地用加工方法、原產地和一個從1到8之間的等級數字,每個數字代表欠點豆的數量,來進行等級標注。
哥倫比亞的分級方法更簡單:每個袋子上有原產地,靠大小來分類。比如,伊克賽爾撒(Excelso)咖啡豆比蘇潑瑞摩(Supremo)咖啡豆要小些。
印度尼西亞最近改變了以前的荷蘭分級體系。現在,R(Robusta)就是羅布斯塔,A(Arabica)是阿拉卡比,WP(wet processed)是咖啡豆濕加工,DP(dryprocessed)是咖啡豆干加工;六個分級數字:1和2是高級,3和4是中級,5和6是低級;分級數字后AP表示磨光后的,而L、M和S代表豆的大、中、小。例如,R/DP Grade 2L 就是高品質干加工的大羅布斯塔咖啡豆;A/WP Grade3/AP是中等品質水洗磨光后的阿拉卡比咖啡。
術語表的背面列有咖啡貿易中一些用來描述獨特的咖啡豆及其屬性的詞。在有些情況下,會有幾個解釋說明,因為通常沒有統一標準的術語,在理解時可能會有不同甚至剛好相反的含義。
尼加拉瓜還會用帶有像這樣的標題來表示質量的分類和海拔高度:中央布宜諾拉維多(Central Bueno Lavado)、在高低種植的中央奧圖拉(Center Altura)和中央厄斯崔堤門堤奧圖拉(Center Estrictamente Altura)。危地馬拉在海拔指示上更加模糊一些,因為那些表示海拔的聽起來像純粹描述性的形容詞,開始于700米,上升到1700米高度:Good Washed (好的水洗咖啡豆),Extra Good Washed (上好水洗咖啡豆),Extra Prime Washed(超好水洗咖啡豆),Semi Hard Bean(HB)(硬豆),Fancy Hard Bean(奇特的硬豆)和Strictly Hard Bean(SHB)(極硬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