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烘焙曲線以及新鮮與否的判斷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18-04-16 15:35:01
在咖啡烘焙里,烘焙曲線是一個專業用語,記錄烘焙過程中變化的可視化圖標資料,通過溫度表與電腦鏈接實現,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是:咖啡烘焙機--溫度表--電腦。烘焙前了解咖啡生豆的含水量,仔細去量烘焙前以及烘焙后的重量。除了要記錄產區與烘焙容量,等待烘焙完成后,也要將失重比記錄下來。細部調整及記錄咖啡烘焙的脫水狀況,到底該使用咖啡烘焙鍋爐容量的幾成,該如何調整熱氣排風量風門,咖啡是否可以由原本的曲線復制烘焙,咖啡的回溫點是幾度等…
在注意咖啡變化的過程時,烘焙師就可以利用以上的因素判斷及設計烘焙曲線。簡單來說:當生豆直接入烘焙機時,需要多久的時間回溫,溫度表上的曲線才開始慢 慢往上爬升。當咖啡豆脫水變成橘黃色時,需要多久的時間產生第一爆,到達理想的色卡,或者到達二爆的烘焙程度?烘焙師需要取多少烘焙樣品,判斷咖啡的出豆時間。
記錄烘焙曲線的過程中,仔細盲測品飲每一批次的烘焙豆,記錄下來,精準地掌握關鍵要素,就能輕松獲得咖啡豆應該有的口感!記得每一批的咖啡豆都擁有不同的烘焙曲線以及烘焙手法。
咖啡生豆在產區時的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到咖啡生豆的品質。產區今年及去年的下雨量,或者是咖啡在出口前干燥的過程,亦是關鍵之一。
高海拔及成熟的咖啡生豆,通常保存的時間可以更久,生命期更長。咖啡生豆因為密度高,如果乾燥的環境佳,咖啡本身的味道改變不會太大。
過季的咖啡豆不見得不好,陳年的咖啡有時候對某些咖啡品種是加分的,簡單來說,非洲系列的咖啡豆,新鮮時口感乾凈,明亮,稍微單薄。放置一段時間后,咖啡的揮發香氣更加厚實,甜感增加。
烘焙,杯測,烘焙,再杯測!經過不斷調整及品嘗不同咖啡曲線烘的咖啡,使咖啡的味道達到更好!
多加利用感官:眼睛、鼻子、耳朵、以及嘴巴,深入了解咖啡的特性。掌握完美的烘焙曲線。新鮮度是咖啡的生命,烘焙好的咖啡豆最佳飲用期限為6天,而研磨好的粉最佳飲用期限僅3天,如何判定咖啡豆的新鮮度呢?
有三個步驟:聞、看、剝:
聞:將咖啡豆靠近鼻子,深深的聞一下,是不是可清楚地聞道咖啡豆的香氣,如果是,代表咖啡豆夠新鮮。相反的,若是香氣微弱,或是已經開始出現油膩味,表示這咖啡豆已經完全不新鮮了。
看:將咖啡豆到在手上攤開來看,確定咖啡豆的產地及品種,也確定一下咖啡豆烘焙的是否均勻。
剝:拿一顆咖啡豆,試著用手剝開看看,如果咖啡豆夠新鮮,應該可以很輕易的撥開,而且會有脆脆的聲音和感覺。若是咖啡豆不新鮮,你會發現好象必須很費力才能撥開一顆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