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三次咖啡浪潮,帶你感受英國咖啡文化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21-02-23 15:26:19
倫敦的咖啡火花,可不是一直燦爛。在17、18世紀時,倫敦咖啡館曾經曇花一現;隨著歐陸殖民地爭奪戰起,全球勢力版圖重新洗牌,英國變成茶葉殖民與貿易大國,從此咖啡飲用文化沒落,咖啡館紛紛關閉。
從速溶咖啡到連鎖咖啡館
直到20世紀初世界大戰,速溶咖啡的發明,以及因應戰時社會所需,速溶咖啡成為打入英國第一波的咖啡文化,到現在跟歐陸他國相比,英國速溶咖啡的銷量比例還是頗高。
在戰后的同時期,義式咖啡機發明,義式咖啡經由義大利人的介紹進入英國,咖啡館逐漸死灰復燃,但是卻拚不過英國的酒吧文化。此外,因為意式咖啡太苦,初期很多人無法接受,一直到咖啡加牛奶被推廣,喝義式咖啡才逐漸融入到生活中。
這時期的英國咖啡館,成為藝術家與表演者愛好的空間。直到美國星巴克在1990年代快速崛起,英國連鎖咖啡店品牌咖世家也跟著打起對臺,分店遍布英國,更外擴到中國,英國咖啡文化開始改變,英國人離開酒吧,走進咖啡館,愛上一杯有濃濃奶香的拿鐵咖啡。
在這第二波的咖啡文化,咖啡吧臺師的專業、強調社會責任的認證咖啡豆、咖啡館的社交氛圍,都融為咖世家等咖啡館的元素,并逐漸成為英國生活的一部分。
傳奇咖啡師掀開第三波革命
2007年,詹姆士.霍夫曼(James Hoffmann)代表英國拿下第一座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成為英國咖啡界的傳奇人物,為倫敦咖啡業界培養出許多好手。2009年,在東倫敦經營多年咖啡推車生意的威林.戴維斯(Gwilym Davies)從草根人物變英雄,一舉拿下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從此,英國咖啡文化正式宣告第三波革命到來:強調產地風土、種植技術、萃取知識、拉花藝術、可追溯生產源頭,以及與生產者小批量的直接貿易。而這種咖啡風氣在過去幾年,在咖啡改革先鋒霍夫曼的推動下,隨著倫敦獨立咖啡館數目快速增加,遍地開花。
霍夫曼的妻子是咖啡杯測專家,他們成立了一家烘焙廠,專注于發掘具有特殊風味的咖啡豆。遇到好的咖啡豆,他們會直接跟農民采購,并且給予不錯的價格。不論是在東倫敦、蘇活,還是倫敦市中心,你都能找到和霍夫曼合作的獨立咖啡館。
霍夫曼所推出的咖啡豆,通常是中淺烘焙,清楚標示咖啡豆產地、豆子比例、鮮豆與沖泡后的風味,還會推出“季節配方豆”,像是夏季的暢銷配方帶點姜糖味、無花果與葡萄味,不僅讓消費者期待每季不同的特色,對特殊的配方充滿了驚喜,同時也教育了消費者,把咖啡當成農產品,而不再是大量生產的工業速食食品。
霍夫曼認為,第三波咖啡革命會在全世界蔓延。過去人們用意式咖啡機做出每杯一樣的咖啡,現在,最大的挑戰是要用意式咖啡機,重現每種咖啡獨特的風土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