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咖啡印象:溫暖、提神、提振情緒以及愛屋及烏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21-06-22 17:07:47
咖啡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溫暖。90年代初,星巴克還沒火起來的時候,遍布波士頓大街小巷的是 Dunkin’ Donuts,那時的 Dunkin’ Donuts 和位于西雅圖的星巴克一樣,基本還只能算是本土的連鎖店,出了大波士頓地區就不多見了。
![塞納左岸咖啡,咖啡店加盟](http://www.58zjwb.cn/uploadfile/2021/0622/20210622050743501.jpg)
咖啡給我的第二印象是大家都用它來提神。
我生老大是在讀研究生的最后一年,那年一邊寫著論文,一邊忙著做幾個收尾的實驗,連圣誕節都是在實驗室里度過的。等到把論文交上去的時候,我終于長舒了一口氣,離預產期只剩三天了!這時導師發話了:“Xin, you will reach a new level of tiredness soon!”說完晃了晃手里的咖啡,那意思仿佛在說:你懂的。
導師那句話的含意,我在連生了兩個孩子后,深刻體會到了。那時每回陪小朋友們看電影,不管是迪斯尼的賀歲片還是哈利波特,看著看著人就會恍恍惚惚地進了夢鄉。有時幾個媽媽同事湊一起聊天,居然人人都吐槽缺覺。怎么辦呢?咖啡唄!同實驗室的一位媽媽曾告訴過我:她每天早上起來,半睜著眼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摸咖啡機的開關。就這樣,我也喝上了咖啡,雖然試了幾次便發現咖啡對我來說提神的作用不大,但我還是喜歡上了那溫潤的口感。
除了提神,好像還有人靠咖啡來提情緒。
有一年去西雅圖開會,從機場搭出租去旅館,一路上聽來自印度南方的的哥侃山。我問他習慣西雅圖多雨的氣候嗎?他回答說太讓人郁悶了!他隨手指給我看路邊的一個小咖啡館,說:這旮旯每個 block 都有一個咖啡館,不然大家都要得抑郁癥了!我在心里犯著嘀咕:咖啡有這么神奇嗎?
不過后來我相信了,咖啡是可以很提情緒的。
我的前一任系主任和我是同行,當時還兼著我們成像中心的主任一職。雖然干著行政,卻念念不忘要做科研。有一年暑假,系主任和系里所有的人打了招呼:今年暑假我要回成像中心做科研,甭拿系里的事兒煩我,有事兒等開學再論!暑假的第一周,系主任辦公室鐵將軍把門,他給我們成像組群發了個伊妹兒,標題像個智力測驗題:灑家今日為何如此幸福?打開一看是張照片,電腦屏幕上一堆 Matlab 的代碼,旁邊并排放著平時放在系主任辦公桌上的咖啡機。原來幸福就是,一邊喝咖啡一邊編程序!
也有人喝咖啡喝到了愛屋及烏的。
我有一位合作者,此公的辦公室有一道獨特的風景,就是書架上滿滿兩排兵馬俑般列隊整齊的 coffee mug,都是他從世界各地的星巴克搜集來的,其中有北京上海西安廈門的。我有時去他那里討論,會忍不住從書架上取下一個杯子端詳一番,他便會如數家珍地告訴我,這個杯子是猴年馬月開哪個會時帶回來的。喝咖啡喝到這個份兒上,我惟有高山仰止了。
相比之下,我的收藏便顯得很小家子氣了。
如今是地球村的年代,交融越來越多,coffee break 上的飲品也多樣化了,茶也常常位列其中。我想:喝茶的和喝咖啡的聚在一起,該當能碰撞出更多的靈感與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