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Hopper的咖啡館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21-09-19 11:45:01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的畫作,他的作品中總是彌漫著一種孤寂的氣息,雖然畫面明亮有光線射入,但是卻無法消弭那股濃濃的疏離感。霍普的創作主題不喜歡抽象或追求所謂的藝術性,他只畫日常生活中他所感興趣的事物,例如車站、餐廳、咖啡館、加油站,或是火車車廂內的情景,等于是記錄了那個時代美國的種種面貌。
我對霍普所畫的咖啡店特別感興趣,他多次描繪都市人在咖啡店中的孤寂身影,最有名的一張畫是“夜鷹”(Nighthawks. 1942),畫面中深夜里街角的咖啡店,從大片玻璃窗透出溫暖的光線,成為黑夜中唯一撫慰人心的明亮燈塔。據說霍普是描繪紐約格林威治大道街角的一家快餐店(dinner),四○年代美國城鎮的夜晚,幾乎沒有24小時營業的商店,也沒有臺灣日本處處可見的便利商店,唯一營業到深夜的是街角的快餐店,早期的快餐店是大蕭條年代用拖車或電車車廂改造的,販賣早餐、漢堡以及甜點、咖啡,有的快餐店24小時經營,給夜間工作執勤者、公路卡車司機或失眠者,有地方可以歇息、填補肚皮。
在霍普的畫作“夜鷹”中,大片的玻璃窗將室內的人事物完全敞開,玻璃窗在轉角處采用弧形玻璃,讓透明感一氣呵成,完全沒有中斷阻隔的感覺,是一種非常“流線型”(streamline)現代主義的建筑手法,玻璃水族箱里種種都市人的愛恨情仇故事,完全呈現在世人的面前。這種咖啡店作法,與臺灣早期咖啡店的作法正好相反,臺灣早期的咖啡店,特別是蜜蜂咖啡連鎖店的時期,店門口的深色玻璃總是讓人完全看不透里面到底在干什么?
最有趣的是L型柜臺另一邊的男人,同樣是西裝領帶與尼帽,但是他卻是一個人,孤寂地喝著自己的咖啡,畫面中只看到他的背影,但是與斜對面的男女相比之下,卻透露出無限的孤寂感。這個孤寂的男人,可能跟對面男女一點關系也沒有,但是卻讓人有無限想像的空間。一本評論愛德華霍普的書“Edward Hopper Paints His World”由Robert Burleigh所撰寫,封面就用了一張Wendell Minor的畫,這張畫重新以不同角度描繪“夜鷹”咖啡館的故事,畫中那位后來坐在金發美女旁的男人,正要前往咖啡館,從透明玻璃窗外,他看見金發美女、孤寂男子,以及柜臺里的服務生,正在開心愉悅地閑聊著…..
不論如何,霍普的“夜鷹”咖啡館,總是帶給人許多的想像與疑問,但是不可否認地,這張畫作引起許多都市人內心的共鳴,它將許多都市人內心隱藏的孤獨與寂寥呈現出來。或許咖啡店在二十世紀的工業社會中,就是一種尋求獨處的場所,也是一處孤寂者的聚集空間。
我如果要開一家咖啡館,我最想在街角開一家“夜鷹”咖啡店,重現Edward Hopper畫中的場景,也復制出那股濃濃的都市孤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