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2019年新一輪現金補貼意欲為何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19-04-01 18:11:04
市場尚處于初級階段。國內目前人均年咖啡消費量僅為5-6杯,遠低于歐洲每年人均消費咖啡700杯的水平。而美國日本咖啡消費量為350杯,國內像北京、上海、廣州等超一線城市,每年人均咖啡消費數量也僅在20杯上下,其間的差距就是機會。正因如此,給予瑞幸咖啡大戰星巴克的非凡勇氣,相關消息報道,在1月3日,瑞幸咖啡再次語出驚人,表示將在2019年再開2500家門店,門店總數將超過4500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門店和杯量上超過星巴克。
![瑞幸咖啡2019年新一輪現金補貼意欲為何](http://www.58zjwb.cn/uploadfile/2019/0401/20190401061025285.jpg)
瑞幸咖啡橫空出世,為了順利的打開市場,瑞幸咖啡選擇采取補貼政策,在2018年,瑞幸咖啡已經開出了2000多家店面,這些門店都是在城市的核心商圈中,瑞幸咖啡已經賣出近9000萬杯咖啡了,但是虧損金額也很高,達到8億,相當于每賣出一杯咖啡,都要虧損近10元.
中國咖啡市場20年間的市場演變,星巴克咖啡一直扮演著一棵“大樹”。無論是Costa、雀巢咖啡等其他外來品牌入華,還是各種本土品牌的崛起,都沒能撼動這棵大樹的地位。有調查數據顯示,在2017年中國連鎖咖啡飲料品牌市場份額排行榜中,星巴克的市場份額達到51%,占據整個市場的半壁江山,塞納左岸咖啡、Costa、咖啡之翼、麥咖啡緊隨其后。截至2018年上半年,花了17年時間在中國市場布局的星巴克的大陸門店數量為3362家。此前的行業第二名Costa,進入中國市場12年,門店數量只有449家,本土咖啡的代表塞納左岸咖啡自2005年面向市場,全國門店數量以突破500多家。
近二年金融資本開始關注本土咖啡品牌。除了瑞幸咖啡,連咖啡、零點咖啡、Greybox、萊杯咖啡等都獲得投資。其中連咖啡與瑞幸的相似度最高,主要提供咖啡外賣服務。連咖啡誕生于2012年,在2018年3月12日完成1.58億元B+輪融資,在當時已經算是很高的融資額度。2019年,咖啡市場以悄然改變,連咖啡2019年開伊悄然大面積關店,燒了2.08億,連咖啡,涼了?2019年1月,巔峰時期門店數多達50家的雕刻時光宣布倒閉,高租金與難以突破營收天花板是主要原因。就連行業巨頭星巴克也在2018年下半年出現業績下滑,甚至傳出重組裁員的消息。
不過相比之下,瑞幸的兩輪融資額度都讓同行們望塵莫及。此前高盛發布的專項報告顯示,瑞幸和行業里的競爭對手相比,雖然進入市場較晚,但是已成為中國咖啡連鎖品牌中線下店鋪數量第二的品牌,僅次于星巴克,且單杯均價在市場份額排名前5的咖啡品牌里是最低的。
用互聯網思維打法進攻市場真是靈丹妙藥嗎?
前期用補貼拉新裂變,后期通過提高用戶回購率以覆蓋成本并獲取盈利,是互聯網營銷核心思路。諸如在線票務、網約車、共享單車、外賣等領域我們已經屢見不鮮。但2019年伊始,網傳傳摩拜單車將關閉所有國際業務,重點放在國內市場,OFO已不見,滴滴宣布裁員,連續6年來累計虧損.
瑞幸有很強的互聯網基因,但與互聯網普遍的輕資產模式不同,瑞幸背負了龐大的開店擴張計劃。無論是店面,還是人力投入,都是一筆長期的開銷。
門店極速擴張最容易暴露的問題就是資金鏈。此前韓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咖啡陪你,在2012年3月進入中國市場后,因為錯誤估計了當時的中國市場而瘋狂開店。巔峰時期,咖啡陪你在中國的門店總數曾超過600家,也創下過單年開店200家的紀錄。但隨后,盲目擴張導致資金斷裂,今年10月,咖啡陪你的在華合資公司被曝出已經破產。
瑞幸咖啡與星巴克的較量
瑞幸咖啡自成立主張已經打破了傳統咖啡品牌門店為主的成本結構,但線下門店運營的高成本始終是瑞幸很難規避的問題。隨店鋪越多,運營管理線越長,運營效率可能會越低,管理成本就會越高。
在互聯網領域,燒錢并不意味著結束,而是開始。互聯網的核心就是提升效率。簡單的擴大規模、單純依賴人海戰術、客單價低,很難成為制勝的法寶。畢竟補貼只能是擠占市場的戰術,而不是企業戰略的存在。瑞幸的高性價比還是要長期建立在規模效應之上。規模龐大意味著對企業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于僅成立1年且尚未盈利的瑞幸來說,挑戰巨大。
作為籠罩在星巴克陰影下的瑞幸,隨著星巴克與餓了么合作開展外賣業務,若瑞幸價格沒有和星巴克拉開明顯的差距,顧客最終還是會選擇品牌認知更強的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