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個不愛咖啡的人都愿意聊聊藍山咖啡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21-07-07 17:10:03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她喜歡咖啡館,但對咖啡興趣不大;當她問到藍山咖啡如何如何的時候,我的回答比較籠統,大致講了三點:1、藍山咖啡是產自牙買加的單品咖啡;2、藍山咖啡是日本人包裝出來的一個原產地品牌;3、因為大部分產品都銷售到日本、歐洲,所以中國市場不多見,常見到的藍山風味則是另一件事了;現在想想發現回答的不夠嚴謹,不如整篇文字來的具體全面。
藍山跟潞江壩一樣,只是一個地名
藍山,跟云南保山的潞江壩一樣,先是一個地名,它位于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島的島國牙買加的東部,橫跨牙買加的首都與安東尼奧港,主峰海拔高達2256米,是加勒比海地區最高的山群。
16世紀后,咖啡風行歐洲大陸,但當時的產地均由阿拉伯世界掌握,因此歐洲各國君主都想種植咖啡自行謀利,以免除與阿拉伯商人的交易。
英國人在1670年從西班牙人手中搶下牙買加這塊殖民地,并于1728年,由英國駐牙買加總督尼可拉斯爵士,從馬提尼克島引進了鐵皮卡老樹種咖啡。
英國人意外的發現,藍山的氣候冷濕且降雨量高、土染肥沃,擁有良好的排水性質。平均1000到1700米的高海拔,使得咖啡的成熟期延長,日夜的溫差又延緩了咖啡豆中淀粉轉糖的速率,讓咖啡的香、醇、甘完整保留在小小的咖啡豆中。
到了1969年,牙買加遭遇颶風的侵襲,產地遭到破壞,藍山咖啡的生產也一度陷入困境。據說,此時,日本的某大牌咖啡廠商伸出“援手”,引進新穎的種植技術,包括生態工法,讓藍山在種植咖啡的同時,也能做到水土保持。
藍山咖啡很貴,是否名副其實卻見仁見智
是雪中送炭還是乘虛而入不得而知。不過,1973年后,牙買加的咖啡農與日本簽訂了契約,將年產量8成的咖啡豆賣給日本市場,剩下的才販售于國際市場。
實際上,經過牙買加咖啡產業局鑒定的藍山咖啡產區僅有6萬畝,主要包括圣安德魯、圣湯瑪士、圣瑪麗和波特蘭等四大產區。也就是說,只有這些產區出產的咖啡豆才能被稱為藍山咖啡。
產量如此有限,藍山咖啡在市場上神龍見首不見尾也就不足為奇了。目前,藍山熟豆的市場價大概是每磅人民幣550元左右,是某寶主流價格的10倍左右。
一般來說,藍山咖啡的風味特點是幽香清甜且少有苦澀味。果香味在入口時散開,隨后的可可堅果口感呈現甜味與回甘。
而市場上常見的各種藍山風味咖啡,正是基于對藍山咖啡風味的普遍認知,使用其他產區的咖啡豆拼配而成。
不過,如果你喝過夠多的不同產區的咖啡,再做比較的話,并不一定認為藍山咖啡名副其實,反而看到它被營銷的痕跡過重,而自身品質卻沒那么優秀。至少,在國際杯測賽上,極少聽聞藍山咖啡勝出的消息。
所以,為什么一個不愛咖啡的人都愿意聊聊藍山咖啡,其實,是一個值得咖啡人認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