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拉花,拉的不是咖啡而是茶 而且來自北宋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布時間:2021-07-27 16:20:18
現在隨手來杯拿鐵咖啡在任何地方都是個挺時尚的休閑,至少比喝杯茶感覺時髦多了。如果有閑有雅興,坐在店里喝的話,很多咖啡師還會特別服務一下來個拉花,順手搖動之間一下拉出一只天鵝,或是一朵玫瑰,在賞心悅目之余讓喝咖啡增添更多的趣味。
想當年我在澳洲墨爾本進行咖啡師(Barista)訓練與考試的時候,確實對拉花下過功夫練習。只是我的手很笨,練了半天還是拉不出只鴨子來,所以還是只能規規矩矩做普通拿鐵。不過也因此,讓我對于拉花的原理還是有一些基本了解。
咖啡的拉花或稱為拉花藝術(latte art),主要是在加了奶泡的意式咖啡上進行,尤其是拿鐵咖啡或是卡布奇諾。
而作法又可分兩種,一是使用奶泡傾倒入咖啡時,利用手腕細微的動作調整奶泡倒入的速度與角度,讓牛奶的白色與濃縮咖啡的褐色交織,在背面上呈現設計的圖案;而另外一種作法是奶泡已經倒好之后,再擠上焦糖、巧克力醬到奶泡表面上,再以尖銳的工具將焦糖、巧克力醬刻畫成圖案。
拉花竟源自中國?最早可追溯到北宋
這樣的拉花主要都是應用于意式濃縮咖啡上,所以自然是跟著意式咖啡機而興盛,換句話說,它是個20世紀的產物。但是,大家可別以為在飲料上拉花就只有這樣的歷史了,其實拉花不是個洋玩意兒,它首先出現在中國老祖宗手里,而且它出現在歷史上可是早在北宋初年,也就是大約是在西元10世紀,距今可整整一千年了。當然那時候拉花用的素材不是用咖啡,而是用中國的國粹“茶”。
不過,宋朝喝茶法跟我們現今以泡茶葉喝茶湯的方式大不相同,那時的喝法叫做點茶,是將茶磨碎經研膏后制為茶磚保存,然后在喝前將茶磚碾碎,然后一邊注入熱水一邊用茶匙或茶筅快速攪拌而成,因此茶湯表面會呈現許多細小的乳白泡沫,所以喝起來甘甜不苦。圖為我朋友親身在現今的福建茶山里體驗了留傳下來的復刻版宋茶。我們可以清楚看見表面是一層厚厚的松軟白沫,簡直與我們現今喝的泡沫紅茶非常相似。請注意,這可是沒有奶的成份,完全是因為茶里面茶多酚或胺基酸與空氣及茶湯形成的一種乳化作用,所以形成一種細致的泡沫。
所以不要以為拉花只能呈現在咖啡上,早在1000年前的宋朝老祖宗,就在茶上展現了絕妙的拉花藝術,只是現在只留文字記錄,無法目睹當年的或成畫或呈詩句的絕妙拉花,只能依靠想像當年喝茶的美妙與悠閑。但是現代人幸運的是,如今我們有太多種的飲料可以當作拉花素材了,就如下圖我試著在芝麻糊上以奶精拉花,如果想讓喝飲料多增添點趣味,大家不妨也多發揮創意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