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日本咖啡文化與喜好
作者:塞納左岸小編 發(fā)布時間:2023-03-06 16:09:05
“當(dāng)現(xiàn)代業(yè)界視手沖咖啡為摩登的時候,過去數(shù)十年一直以此為標(biāo)準(zhǔn)的日本人,又會怎樣看待精品浪潮呢?”
個中原因,是因日本人認為咖啡油才是優(yōu)質(zhì)咖啡的精髓,以紙或布把它吸走,未免浪費。所以但凡貴價豆,他們都會用不吸油的金屬濾網(wǎng)沖煮,盡量保持口感。商用咖啡的焦苦味重,為了令其更易入口,咖啡師才會選用濾紙阻隔。
法壓壺易學(xué)難精。就算是得獎豆,也有很多店因為萃取過度而變得難喝。所以盲目跟風(fēng),并不可取。這次旅程嘗到最好一杯,來自一位集合了舊式?jīng)_法和摩登評級于一身的咖啡師。他叫田原照淳,是位于太宰府市“蘭館”咖啡店的店長。
蘭館是由照淳的父母于1978年創(chuàng)立。墻上的老照片,與其說是攝于30年前,其實更像一張加了泛黃效果的合成照。因為店內(nèi)的家具擺設(shè),跟開業(yè)初期,并無兩樣。見證著時間飛逝的,除了現(xiàn)已長大成人的照淳外,還有一班忠實的老客人。當(dāng)日坐在筆者旁邊的一位退休大叔,邊抽煙邊以半咸淡英語跟我說故事﹕原來他在蘭館開店首天已經(jīng)光顧,而那時照淳才不過3歲。1988年,田原先生不幸身故。留下年輕的老板娘獨力兼顧烘焙和店務(wù)十?dāng)?shù)載。2002年,27歲的照淳決定回店幫忙。為了把精品咖啡引入老店,他在06年考獲杯測師資格,并參與日本的杯測賽事。至今,蘭館會供應(yīng)“舊時代”的咖啡,如﹕特級藍山;也會提供“新潮”的精品,例如淺炒的COE豆,唯一不變的,是跟他父親一樣的制服,以及泡法蘭絨時的專注和熱忱。
繼早前收購烘焙公司Handsome Coffee Roasters后,美國精品咖啡店Blue Bottle于2014年初籌集了5000萬美元,在日本建立包括烘焙工場、咖啡店和罐裝飲品生產(chǎn)線的巨型咖啡企業(yè),成為業(yè)界話題。
也許是看中當(dāng)?shù)氐南M水平,又或是日本消費者對品質(zhì)的追求,很多國際連鎖品牌都以日本為進軍世界的首站﹕星巴克在美國以外的首間分店,于1996年設(shè)于東京銀座。美式咖啡館的“輕松休閑模式”,迫使自1970年代經(jīng)濟起飛以“grab & go” 快餐為主的當(dāng)?shù)刈畲筮B鎖咖啡店Doutor跟隨。時至今日,兩者雄踞當(dāng)?shù)乜Х鹊晔袌觯值陻?shù)目各占千多間。
至于小店(boutique cafe),競爭亦同樣激烈。來自外國的品牌,包括烘焙公司(例如新西蘭的Mojo Coffee)、名人咖啡店(澳洲的Paul Bassett Japan)、特色家具咖啡店(挪威的Fuglen)以及異國風(fēng)味店(也門的Mocha Coffee)。日本人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也懂得欣賞和接受異國文化,所以不同風(fēng)格的咖啡館也能并存。